服务热线

0512-63330218 18913523320

技术资讯

热门关键词:  工业烘箱  高温烘箱  产品  大型烘箱  台车烘箱  去氢炉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特写|原材料涨潮,中山家电制造业一块“夹心饼干”的自救

作者: 小编 编辑: 小编 来源: 必一运动电热 发布日期: 2024-05-08
信息摘要:
铜,去年4月价格4万/吨,最低3.8万/吨,今年同期涨至6.9万/吨,上涨幅度超80%。铝,去年4月1.3万/吨,最低1.26万/吨,今年同期涨至1.82万/吨,上涨幅度达40%。作为制造业同行,你是不是每天起床都要看看大宗原材料涨没涨?“...

铜,去年4月价格4万/吨,最低3.8万/吨,今年同期涨至6.9万/吨,上涨幅度超80%。铝,去年4月1.3万/吨,最低1.26万/吨,今年同期涨至1.82万/吨,上涨幅度达40%。作为制造业同行,你是不是每天起床都要看看大宗原材料涨没涨?

“望‘铜’兴叹啊!”李成武不禁发出一句“自嘲”,“制造业就是产业链里的夹心层。这订单刚刚接下来,原材料都还没买呢,就涨价了。下游的企业不愿意为涨价买单,制造业也没有太强的议价能力。为了维持产能,订单不接也得接,原材料20%-30%的涨幅成本只能自己扛,无法有效传导给下游或终端消费者,我们就像一块夹心饼干。”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下称“伊莱特”)副总经理李成武说。

去年是一场“过山车”

在家电制造业从业超过20年的李成武看来,2020年是家电制造业外部环境最急剧变化的一年,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伊莱特是电饭锅生产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也是不少电饭煲品牌的主力代工商,年产电饭锅超过1000万台,产值过亿。

但去年,复工缺人、生产链断裂、内销爆单、出口反弹,原材料涨价、海运缺箱,却让“行业老司机”伊莱特应接不暇。

去年以来的行业剧烈波动让李成武印象深刻,2月用工紧张,生产链断裂,公司为复工复产忧心忡忡;3月出口订单“断崖式”下滑,仓库堆货“爆仓”,资金回笼困难;4-6月,“宅经济”发威,新西式烹饪小家电内销火爆,订单翻足3-10倍;7月份开始,受国外疫情影响,出口订单井喷式增长。在兴致勃勃地出单时,物流成本急剧上升,海运出口“一箱难求”的状况却让企业再一次措手不及,就在疫情冲击最猛烈的时候,也就是去年上半年,李成武接过伊莱特副总经理一职。

当时,疫情下“宅经济”厨房小家电风口涌现,伊莱特此前布局的空气炸锅生产线刚刚投产,意外地赶上了这趟热潮。

空气炸锅等新西式烹饪小家电进入大众视野,内销火爆,伊莱特的订单呈倍数增长,生产线超负荷运转,新品类的爆发,让一度陷入迷茫的李成武看到了生机。

在过去,伊莱特的主要产品为电饭锅,电烤箱、蒸烤箱、空气炸锅和面包机等西式烹饪小家电一直属于小品类产品。

2018年,伊莱特瞄准小品类产品领域,收购一家佛山顺德的电烤箱企业,正式跨入新领域,但这个板块业务一直不温不火。

疫情“宅经济”带动下,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以电烤箱为例,其产能原来只占伊莱特总产能的1/10,疫情期间,电烤箱订单暴涨了6倍。

今年新西式烹饪小家电的“风口”虽然还在,但追起来就没有这么容易了。李成武认为,经过去年市场普及,小家电新品的内销市场红利已逐步被消化甚至透支,家电企业入局的成本将逐步提高,利润空间也将有所下降。

今年一季度,虽然内销市场有所透支,但外销订单仍然形势向好。空气炸锅等新西式烹饪小家电的订单在外销“加持”下,仍然比电饭煲等传统小家电的增长更有潜力。

李成武表示,伊莱特目前的外销来自欧美、东南亚等全球各地的订单依旧充足。“如果十几条空气炸锅生产线全部开工,满负荷跑2-3个月才能满足订单需求。”

小家电生产企业喜忧参半

小家电的风口仍在,单家电制造企业无时不面临变数,无处不面临风险。

去年以来,原材料成本暴涨带来的风险,正让小家电产业上下游陷入一场博弈,这也是李成武的最大担忧。

新风口、新增长点是影响企业“吃肉”的重要因素,但原材料成本的暴涨却影响企业生存。

去年下半年持续至今年,有色金属、塑料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暴涨,让家电等多个领域的制造业企业笼罩在“不敢接单”的阴影中。“原材料价格上下波动是常有的事,但持续性暴涨(20%及以上)是从业以来,从未遇到的事情。” 李成武说。

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成本直线上升,严重挤压了家电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空间。“你想想看,大订单量的下游客户刚下单,没几天原材料价格又涨了。以原有的成本核算,制造业企业只能越做越亏,越发不敢接单。” 李成武说,成本的上涨无法有效传导给下游企业及消费者,这让小家电制造业沦为“夹心饼干”。

喜忧参半,是李成武给2021年的关键词,“喜”必然源于外销出口形势向好。从今年一季度中山海关公布数据可见,今年1-2月、1-3月中山外贸出口值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一季度中山外贸出口增速高于同期广东省外贸出口增速11.5个百分点。

但“忧”源于当下原材料暴涨带来的巨大亏损。李成武认为,在致命的“涨价潮”来袭时,制造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伴随原材料增长,从终端消费市场的产品来看,受冲击最大的必然是打价格战或以量取胜的家电产品,诸如一些性价比高的特价家电、爆款家电。零售价格紧贴材料成本价格制定,中间利润空间很小,议价空间也就更小了。

从整个小家电产业链来,看当全行业都面临共性的难题,大企业拥有更大的议价空间,更高的抗压能力,小企业将迎来行业优胜劣汰,重新洗牌。所谓“硬币的两面”,原材料涨价影响的是小家电产业这条“船”上的所有人。有抗风险的企业把握机会,推动中高端产品的结构性增长;相反,实力差的企业,则被这一轮的风浪直接推进大海里。

“在原材料大幅增长的大环境下,大客户的订单只会越来越大,小客户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李成武认为,当原材料越涨越高,供应链体系越完善的智能制造企业,产业链优势愈加凸显,而中小企业蒙受囤货、经营压力的风险激增。原材料的增长或将加速供应链、产业链拉力流向龙头,最终会加速小家电产业的巨头化。

近年来,伊莱特正在加快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从自建电子厂到投建空气炸锅生产线,再到收购烤箱生产企业,伊莱特正通过收购、兼并优质项目扩大小家电生产品类及生产规模,以抵御变化莫测的市场风险。

“原材料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处在两面夹心的制造业也只会越来越难。技改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费用、提升产品品质的出路。疫情期间,机器换人就减少了用工招工带来的压力。为了长足等发展,技改还要坚持推进。”李成武说。

2020年10月,伊莱特首次通过中山市总部企业认定,并计划将比邻伊莱特公司的一块地皮打造成伊莱特的集团总部,建设高标准厂房、智能立体仓库等。

如何应对巨大的市场波动以及成本上涨,朝着小家电产业巨头的方向迈进似乎是伊莱特给出的答案。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雷海泉

【摄影】李姗恒

【作者】 曾艳春;李姗恒;雷海泉

中山经济观察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咨询热线

0512-63330218 1891352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