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512-63330218 18913523320

技术资讯

热门关键词:  工业烘箱  高温烘箱  产品  大型烘箱  台车烘箱  去氢炉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黑土地上的“暑假作业”

作者: 小编 编辑: 小编 来源: 必一运动电热 发布日期: 2024-08-11
信息摘要:
7月25日,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沙野与同学们查看试验田玉米长势。大暑节气刚过,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里一派繁忙景象。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们利用暑假时间,在这里...

7月25日,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沙野与同学们查看试验田玉米长势。

大暑节气刚过,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里一派繁忙景象。

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们利用暑假时间,在这里紧盯玉米的生长情况,采集整理数据,努力写好保护黑土地、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暑假作业”。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与梨树县共同成立“科技小院”。十五年来,众多农业相关专业的青年学生来到这里,扎根农村、扎根黑土地。在老师和当地农技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们既当研究者也做推广者,围绕黑土地保护工作编写“高产高效技术规程”,让“耕地中的大熊猫”生产出更多粮食,让农民降低生产投入的成本。

今年是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沙野在“科技小院”度过第七个夏天,他说:“‘农业强国,青春有我’,能帮助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我们的暑假过得很有意义。”

新华社记者 高巍 摄

7月25日,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学生们查看试验田玉米长势。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7月25日,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沙野查看试验田玉米长势。新华社记者 高巍 摄

7月25日,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生张净然在整理采集到的玉米样品(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7月25日,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生张净然(左)与在读硕士生许莎莎在整理采集的玉米样品。新华社记者 高巍 摄

7月25日,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生张净然在整理采集到的玉米样品。新华社记者 高巍 摄

7月25日,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生张净然在研究玉米幼穗发育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7月25日,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生张净然(左)与在读硕士生许莎莎在查看玉米幼穗发育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7月25日,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生张净然在查看玉米幼穗发育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7月25日,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生张净然(左)与在读硕士生许莎莎在查看、记录玉米幼穗发育情况。新华社记者 高巍 摄

7月25日,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沙野(左)与吉林农业大学在读博士生周佳丰将玉米样品放入干燥箱。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7月26日,在梨树“科技小院”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的试验田,在读博士生胡文朗利用无人机查看玉米长势。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责编:李琳、温文)

咨询热线

0512-63330218 1891352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