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制、储存的注意点、难点
蒸馏水: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H2O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分离而得的水,能去除自来水内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挥发性的杂质无法去除,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机物。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储存后细菌易繁殖。
去离子水:去掉了水中的除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外的其他由电解质溶于水中电离所产生的全部离子。即去掉溶于水中的电解质物质。实验室的去离子水是拿一次蒸馏水来纯化的。
超纯水:既将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又将水中不离解的胶体物质、气体及有机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除了水分子(H2O)外,几乎没有什么杂质。
按照纯度级别高低顺序是:超纯水>去离子水>蒸馏水
(1) 分子生物学试验所用水都是去离子水ddH2O双蒸水级别的,所以器皿都要用去离子水冲洗两三遍。
(2) 抗生素溶液的配置一般用无菌水或醇类充当溶剂。
(3) 加热(37度左右为宜)和搅拌可以促溶解。
(4) 以乙醇为溶剂的抗生素溶液无须除菌处理。
(5) 用无菌水配的用0.45或0.22 um无菌过滤器过滤除菌。
(6) 抗生素配置完成后,都需要分装成小份,方便取用,避免反复冻融。
(7) 配制好试剂的贴标签标注,包括试剂名称、配制日期、配制人。
(8) 所有抗生素溶液均应放于不透光的容器保存,也可用锡箔纸包裹。
(9) 抗生素配制出以后4℃可保存3个月,-20℃可保存一年。
二、购买原料时按纯度还是按效价
(1) 抗生素原料在实际生产中混有极少的但质量标准许可的杂质,不可能为纯品。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纯度”这个说法,正确的说是“有关物质”,考察的是杂质。一般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或者杂质标准品来测定。
(2) 效价:是以抗菌效能(活性部分)作为衡量的标准,因此,效价的高低是衡量抗生素质量的相对标准。效价以“单位”(U)来表示。
①抗生素的剂量常用重量和效价来表示。
②化学合成和半合成的抗菌药物都以重量表示。
③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以效价表示,并同时注明与效价相对应的重量。
(3) 由于抗生素使用的是其有效部分的效价,因此,某些原料药物的销售也常以效价“亿或十亿”来计量,而非重量。例如,单硫酸卡那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由于后者硫酸含量多于前者,U/mg较低,两者重量相同,但有效成份效价含量却不同,因此,按效价计量销售,是合理之举。
三、无菌操作步骤、关键点
(1) 使用前,除菌过滤器以及除菌过滤中可能会用到的器皿、软管等装置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如高温高压灭菌,紫外照射灭菌等)。
(2) 灭菌完成后,实验室条件下通常用65℃烘箱将高温高压灭菌的过滤器、器皿等烘干,再放入超净工作台进行紫外照射灭菌15-20分钟,同时对系统进行降温。
(3) 可用0.22 μm(更小或相同过滤效力)的除菌过滤器将溶液滤入预先灭菌的容器内。
(4) 应当采取措施降低过滤除菌的风险。 宜准备多只已灭菌的除菌过滤器来过滤溶液,过滤器应当尽可能接近灌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