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512-63330218 18913523320

技术资讯

热门关键词:  工业烘箱  高温烘箱  产品  大型烘箱  台车烘箱  去氢炉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全网最全的国内茶叶的分类(图文)

作者: 小编 编辑: 小编 来源: 必一运动电热 发布日期: 2024-05-15
信息摘要: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历代茶人富有创造地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茶类,外加茶区分布广泛,茶树品种繁多,制茶工艺不断革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类。茶叶天天喝 傻傻分不清 茶叶的分类:中...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历代茶人富有创造地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茶类,外加茶区分布广泛,茶树品种繁多,制茶工艺不断革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类。

茶叶天天喝 傻傻分不清


茶叶的分类:中国茶类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有的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即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有的根据我国出口茶的类别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和速溶茶七大类;有的根据我国茶叶加工分为初,精制两个阶段的实际情况,茶叶分为毛茶和成品茶两大部分,其中毛茶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五大类,将黄茶归入绿茶一类;成品茶包括精制加工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再加工而成的花茶,紧压茶和速溶茶共七类。而中国有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等四大茶区。 地方广,种类多,制法也都各不相同。中国茶名之多;品种之杂,更是难以详述。


参考诸多资料后,只好以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中国茶发酵程度、茶色、产茶季节、萎凋程度、制造程序、茶树的品种、薰花种类、焙火程度、高山与平地的不同作了一些分类说明。

从分类上认定,它们分属于四个系:

第一 五宝茶系:广西茶、大苞茶、广南茶、五室茶、疏齿茶。


广西茶

云南文山广南茶

疏齿茶 野生茶

大苞茶。云南云县附近, 叶薄革质,椭圆形,长10-14厘米,宽4-5.5厘米;先端急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初时在中脉上有微毛,后变秃净;侧脉8-10对,在上下两面均不明显;边缘有锯齿,齿间相隔2-4毫米,叶柄长4-6毫米,有微毛。

大苞茶

第二、五柱茶系:厚轴茶、五柱茶、老黑茶、大理茶、滇缅茶、园基茶、皱叶茶、马关茶、哈尼茶、多瓣茶。


厚轴茶

滇缅茶

第三、秃房茶系:勐腊茶、德宏茶、突肋茶、拟细萼茶、假突房茶、榕江茶、紫果茶、多脉茶。


德宏茶


榕江茶

第四、榕江茶(学名:Camellia yungkiangensis),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突肋茶

二、茶系:

茶、苦茶(变种)、白毛茶(变种)、普洱茶、多萼茶、拟细萼茶,元江茶、高树茶。


苦茶又名苦丁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普洱茶的变种。

白毛茶(变种)

多萼茶

多萼茶 为中低山茶,常见于中国云南勐腊县海拔1000米的山地。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

三、茶树品种主要分为两类:群体种与无性系品种。

(1)群体品种有: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以上为国家级良种),元江糯茶,秧塔大白茶,镇源马镫茶,绿春玛玉茶,漭水大叶茶,冰岛大叶茶,坝子白毛茶,云龙山大叶茶,景谷大叶茶,团田大叶茶,邦东大叶茶,官寨茶,大厂茶,澜沧大叶茶等。

勐海大叶种:属于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原产于西双版纳勐海县格朗河乡南糯山等地,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等滇南茶区。是我国1984年首次认定的国家级良种。植株高大,自然生长情况下树高可达2~20米,树幅1.8~5.2米,树姿直立或开张,主干明显,分枝稀疏。叶特大,叶形椭圆或长椭圆。叶色绿,富有光泽,叶面隆起,叶质柔软肥厚。嫩芽黄绿色,茸毛多,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153.2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3%,茶多酚32.8%,咖啡碱4.1%,儿茶素总量18.2%,故收敛性(茶气)强,滋味浓烈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勐海大叶茶

勐库大叶种:属于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原产于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冰岛公弄村,主要分布在临沧市境内。是我国1984年首次认定的国家级良种,自然生长情况下树高可达4—30米,树幅3~12米,叶特大,叶形椭圆、长椭圆或呈卵圆,叶色绿或深绿,有光泽,叶面强度隆起,叶质柔软肥厚,部分革质。嫩芽黄绿色,肥壮,茸毛张显,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121.4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1.7%,茶多酚33.8%,咖啡碱4.1%,儿茶素总量18.2%,故收敛性(茶气)特强,浓烈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勐库大叶种

元江糯茶 叶片特大,椭圆或卵圆形,叶色绿或深绿,有光泽,叶身平,叶面强隆起,叶缘波状,叶尖渐尖或钝尖

凤庆大叶种:属于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原产于临沧市凤庆县大寺乡、凤山镇等地,明代《徐霞客游记》记载的“太华茶”。主要分布在凤庆、昌宁等滇西茶区。是我国1984年首次认定的国家级良种,叶形椭圆或长椭圆,叶色绿润,叶面隆起,叶质柔软,便于揉捻成条。嫩芽绿色,满披茸毛,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90克,较勐库大叶种轻,没有勐库种肥壮。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9%,茶多酚30.2%,咖啡碱3.2%,儿茶素总量13.4%。故成品茶条秀毫显,鲜爽度优于勐库种,但收敛性(茶气)强而弱于勐库茶,滋味浓而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凤庆大叶种

南糯山大叶茶:属于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原产于西双版纳勐海县格朗河乡南糯山,为当地主要栽培品种,是世界公认的“南糯山茶树王”的后代。大叶,椭圆形,叶面微隆起,叶色绿而有光泽,叶尖渐尖,叶背和叶脉有毛,叶柄多毛。幼嫩芽叶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48.7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1%,茶多酚31.9%,咖啡碱4.1%,故收敛性(茶气)特强,滋味浓强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南糯山大叶茶

景谷大白茶:属于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原产于思茅市景谷县民乐乡苦竹山。植株较高,自然生长情况下树高可达4,5米,树幅3.9米,树姿半开张,主干明显,分枝稀疏。叶特大,叶形椭圆。叶色浓绿,富光泽,叶面隆起,叶质厚软,叶缘平。嫩芽绿色,肥壮多茸毛。一芽三叶百芽重163.8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3.8%,茶多酚29.9%,咖啡碱5.2%,儿茶素总量15,3%,水浸出物46.7%。故收敛性(茶气)强,滋味浓强甘甜,该品种是上世纪我国晒青毛茶国家标准样制作的指定品种,能比较全面的代表云南大叶种茶树原料的风格特点,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景谷大白茶

邦东大叶茶:亦称“邦东大黑茶”,属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原产临沧市邦东乡曼岗村。植株高大,自然生长情况下树高可达9.3米,树幅7.8米,树姿半开张,主干明显。叶特大,叶形椭圆。叶色浓绿,富光泽,叶面隆起,叶质厚软,叶缘平。嫩芽绿色,肥壮多茸毛。一芽三叶百芽重118.9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8%,茶多酚28.3%,咖啡碱4.4%,儿茶素总量18.5%,水浸出物49.4%。故收敛性(茶气)特强,滋味浓烈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邦东大叶茶

冰岛长叶茶:属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原产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冰岛是今临沧市最早种植茶树的地方,勐库大叶茶种就是从这里向外传播的。冰岛长叶茶植株高大,自然生长情况下树高可达8.2米,树幅4.6米,树姿直立,主干明显。叶特大,叶形长椭圆。叶色绿稍黄,富光泽,叶面微隆起,叶质软。嫩芽黄绿色,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37.6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3,4%,茶多酚35.1%,咖啡碱4.9%,儿茶素总量16.7%,水浸出物48.1%。故收敛性(茶气)特强,浓烈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冰岛长叶茶

漭水大叶茶:属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原产保山市昌宁县漭水乡黄家寨。植株高大,自然生长情况下树高可达5—9米,树幅4.0—5.5米,树姿直立,主干明显。叶特大,叶形长椭圆。叶色绿,富光泽,叶面微隆起,叶质软。嫩芽黄绿色,肥壮,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10.9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3.2%,茶多酚34.9%,咖啡碱4。9%,儿茶素总量26.7%,水浸出物50.0%。故收敛性(茶气)特强,滋味浓烈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漭水大叶茶

易武大叶茶:又被称为“易武绿芽茶”,属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原产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镇。树姿直立或半开张,主干明显。嫩茎稍红,披毛。叶特大,叶形长椭圆。叶色深绿,叶面隆起,叶身平,叶质厚。嫩芽绿而带紫色,肥壮,多茸毛。一芽三叶百芽重129.8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9%,茶多酚31.0%,咖啡碱5.1%,儿茶素总量24.8%,水浸出物48.5%。故收敛性(茶气)特强,滋味浓烈甘滑,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2)无性系品种:是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云南大叶种的后代。主要有云抗43号、云抗47号、长叶白毫;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梅、云瑰、矮丰等;云选9号、云抗37号,它们都是勐海种的后裔。

云抗10号:属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1987年通过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国家级良种,编号为“华茶50号(GSCT50)”。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南糯山群体种中采用系统选择育种育成。树姿开张,主干明显。分枝低而密,叶大,叶形椭圆。叶色黄绿,叶面隆起,叶质较厚软,叶身内折,叶边缘微波浪状。嫩芽肥壮,黄绿色,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20.0克,持嫩性强。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3.2%,茶多酚35.0%,咖啡碱4.6%,儿茶素总量13.6%,茶气较强,滋味浓强甘甜,是乃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云抗10号

云抗47号株高大,主干明显,树姿开展,分枝密,叶片呈稍下垂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身稍背卷,叶面隆起,叶尖渐尖,叶齿浅密,叶质脆。芽叶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07克。花冠直径4.55厘米×4.18厘米,花瓣6~8瓣,子房有茸毛,花柱3裂。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荼叶研究所从南糯山群体品种中采单株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1.8%、茶多酚36.1%、儿茶素总量14.43%、咖啡碱4.6%。适制红茶、绿茶。制红碎茶,香气高纯,滋味浓:制绿茶,香气花香高锐,滋味清鲜。该品种抗寒、抗旱抗茶树假眼小绿叶蝉能力较强。适栽地区:适宜云南大叶茶地区推广种植。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肥培管理,注意采摘结合。

云抗47号

  云抗14号;属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1987年通过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国家级良种,编号为“华茶51号(GSCT51)”,来源同“云抗10号”。树姿披张,分枝低而密,叶大,稍向上斜状着生。叶特大,叶形长椭圆。叶色深绿,富有光泽,叶面隆起,叶质较厚软,叶身稍背卷,叶边缘微波浪状。嫩芽肥壮,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目芽重165.0克,持嫩性强。春茶一芽二叶茶多酚36.1%,咖啡碱4.8%,儿茶素总量14.6%,茶气较强,滋味浓强,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云抗14号

 云抗37号:属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1995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省级良种。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勐库大叶种中采用系统选择育种育成。树姿开张,分枝密,叶大,稍向上斜状着生。叶形长椭圆。叶色黄绿,叶面隆起,叶质较厚软。嫩芽肥壮,黄绿色,多茸毛,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183.9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4%,茶多酚39.3%,儿茶素总量16.3%。茶气较强,滋味浓强甘甜。

云抗37号

云抗43号:属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1986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省级良种,来源同“云抗10号”。树姿开张,主干显,分枝密,叶片稍向上斜状着生。叶特大,叶形长椭圆。叶色绿,有光泽,叶面隆起,叶身内折,叶边缘微波浪状。叶质较厚软。嫩芽黄绿色,茸毛多,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147.8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9%,茶多酚35.6%,咖啡碱4.2%,儿茶素总量12.3%。茶气较强,滋味浓强甘甜。

云抗43号

  长叶白毫:属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1986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省级良种,来源同“云抗10号”。树姿开张,主干显,分枝密,叶片下垂状着生。叶特大,叶形长椭圆。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平,叶质厚软。嫩芽黄绿色,茸毛特多,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154.0克,持嫩性强。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3.1%,茶多酚34.8%,叻0啡碱5.1%,儿茶素总量12,5%。茶气较强,滋味浓强甘甜。

长叶白毫

  云选9号:属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1995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省级良种,来源同“云抗37号”,勐库种后裔。树姿开张,分枝较密,叶片下垂状着生。叶形长椭圆。叶色黄绿,叶面隆起,叶质厚软。嫩芽黄绿色,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213.0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9%,茶多酚38.2%,咖啡碱4.8%,儿茶素总量16.1%。茶气较强,滋味浓强甘甜。

云选9号

  云梅:滇茶七号。由云南省普文农场和普洱茶树良种场于1975~1990年从普文农场有性群体品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属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1992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省级良种,由思茅茶树良种场采用单株选择育种的方法育成。叶形长椭圆。叶色淡绿,叶面隆起,叶质柔软。嫩芽肥壮,茸毛多。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3%,茶多酚27.0%,咖啡碱4.7%,儿茶素总量14.2%。茶气较强,滋味浓而甘甜。

云梅

  云瑰:属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1992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省级良种,来源同“云梅”。树姿开张,叶色深绿,叶背多短茸毛,叶缘锯齿深。嫩芽肥壮。一芽二叶含氨基酸1.8%,茶多酚34.1%,咖啡碱4.3%,儿茶素总量19.0%。茶气较强,滋味浓而甘甜。适制红茶,品质优。适宜在云南红茶区种植。

云瑰

四、依据发酵程度的不同来分类

茶叶中发酵程度的轻重不是绝对的,当有小幅度的误差,依其发酵程度大约红茶 95%发酵,黄茶 85%发酵, 黑茶 80%发酵,乌龙茶 60~70%发酵,包种茶 30~40%发酵,青茶 15~20%发酵,白茶约 5~10%发酵,绿茶完全不发酵。而青茶之毛尖并不发酵,绿茶之黄汤反有部份发酵。国际上较为通用之分类法,是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来作简单分类。根据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的分类法,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1)绿茶

包括: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

炒青绿茶,是目前产量最多的绿茶,工艺发明于明代,是因干燥方式采用铁锅炒干而得名。炒青绿茶分为:眉茶、珠茶、细嫩炒青、大方、碧螺春、雨花茶、甘露、松针等。

烘青绿茶分为:普通烘青、细嫩烘青等。1.太平猴魁2.黄山毛峰3.安吉白茶4.六安瓜片5.峨眉毛峰.烘青绿茶,是经炭火或电烘箱烘干,是窖制花茶的最好茶坯。

晒青绿茶分为:川青、滇青、陕青等。

蒸青绿茶分为:煎茶(是等级稍低的玉露)、玉露等。

炒青绿茶龙井成品茶滋味干鲜醇和,香气优雅高清,汤色碧绿清莹,叶底细嫩成朵。

烘清绿茶毛峰,形式雀毛,匀齐壮实,鱼叶金黄,滋味鲜醇,醇厚,回甘,叶底嫩黄成朵。

碧螺春条索纤细,香气浓郁,滋味鲜醇,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玉露成品茶色泽苍翠绿润,形似松针状,汤色嫩绿明亮,回味甘甜,香气淡雅清醇。























(2)红茶

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

小种红茶包括:正山小种、烟小种。

工夫红茶包括:川红(金甘露、红甘露等)、祁红、滇红、闽红(金骏眉等)等。

红碎茶包括: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1. 小种红茶

提起小种红茶,大家都不陌生,原产于福建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也叫星村小种、桐木关小种。因红汤红叶、松烟香气显著、有桂圆汤味而闻名。

一般认为,桐木关一带的小种红茶最为出名,其中又以正山小种为尊。


2. 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由小种红茶演化而来,因制作精细,所以称为“工夫”红茶。代表性的工夫红茶有:安徽祁门工夫、云南滇红工夫,此外还有福建“闽红”、湖北“宜红”、江西“宁红”、四川“川红”、湖南“湖红”、广东“粤红”等。


3、红碎茶

红碎茶因外形细碎,呈颗粒型碎片而得名,也有“红细茶”的叫法。红碎茶在云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湖南、四川、湖北福建等省都有生产,其中以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以大叶种茶叶为原料生产的红碎茶质量最好。


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的区别:

区别一:制作工艺上

小种红茶以最具代表性的正山小种为例,正山小种的制作包括萎凋、揉捻、发酵、锅炒、复揉、熏焙、筛分拣剔、复焙匀堆等工序。

其中以熏焙最具特色。所谓熏焙,就是用松柴对茶叶进行熏制,使茶叶吸收松烟的香味,产生令人愉悦的松烟味,但也有人不喜欢这股烟味,因此也有省去熏焙这一步骤制成的正山小种红茶,花果香气更浓。


工夫红茶,制作较为繁琐、工序较多,具体又可划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工序。初制阶段以萎凋、揉捻、发酵、烘干为主,精制阶段有毛筛、切断、风选、拣挑、补火、拼堆成色等工序。

区别二:滋味

小种红茶以正山小种为代表,滋味醇厚回甘,有桂圆汤味。

工夫红茶滋味醇厚,不同地区有各自的特点。

区别三:香气

小种红茶以有烟正山小种红茶为代表,芳香浓烈,并且带有独特的烟香味。

工夫红茶鲜浓馥郁、清鲜持久,不同地区有其独有特色。如祁红带有玫瑰花香(甜花香)。


对比完小种红茶与工夫红茶,我们来看一看红碎茶的特别之处。从外形上看,小种红茶(以正山小种为例)干茶的完整度最高,其次为工夫红茶,红茶茶茶体最为细碎。

从汤色上来看,红碎茶因为采用了切碎的制作工艺,茶叶的内含物质析出速度是最快的,故而汤色最为鲜红;工夫红茶茶汤比较红亮,但与红碎茶相比汤色较浅;正山小种茶叶完整度最高,茶汤出色与前两者相比较慢,汤色为橙黄色。


从口感上看,红碎茶口感最为浓烈,根据不同地区出产有不同的风味,红碎茶最适合与蜂蜜、牛奶等调和饮用。工夫红茶中以祁门红茶为例,滋味鲜醇、甜香明显。小种红茶则以清冽为主。

事实上,这三种类型的红茶或是因产地、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终归是属于红茶这个大家族的。至于茶友们喜欢哪一种,就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挑选了。

(3)乌龙茶

分为: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半天腰、奇兰、八仙等,还有些建瓯建阳等地产的茶,如矮脚乌龙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等,这里的水仙和奇兰主要是指主地的不同,同一种茶地在不同的产地产的茶)。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等,前两年流行的那个叫东方美人的也是这种)。

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青心乌龙茶,阿里山极品金萱茶等)。

乌龙茶源自福建,而主要产地涉及三省,这三个省份都处于日照强度比较强烈、气候足够湿润的南方,所以才能生长出品质良好的乌龙茶,这三个省份分别是福建、广东、台湾。湖南、四川等省也有产乌龙茶,但产量所占比例非常小,所以我们如果按照产地来区分的话,那乌龙茶最主要的无非是福建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


乌龙茶按地域划分可分为福建乌龙,也就是产自福建的半发酵茶叶。福建乌龙茶分为闽南乌龙茶,主要以铁观音和佛手茶为主。福建乌龙茶还有闽北乌龙茶,包括大红袍,肉桂,闽北水仙等。乌龙茶也有产自广东的,俗称广东乌龙茶,以凤凰单丛为主。台湾也有产乌龙茶,俗称台湾乌龙茶,以冻顶乌龙茶为代表。台湾乌龙茶按发酵程度,又可分为轻发酵乌龙茶,中发酵乌龙茶和重发酵茶叶。

其中福建的闽南和闽北两个地区,由于茶树品种和环境原因,乌龙茶又有很大的分别。而福建、广东和台湾这三个省份的乌龙茶因为不同气候、不同茶树品种、不同加工工艺等原因,不同之处更大,比如台湾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一般比较大,接近红茶,这主要是由台湾和福建、广东不同的制茶工艺导致的。


按发酵程度分类

市面上出售的乌龙茶其发酵程度并不是统一的,很多时候都不一样,所以也导致了香味和口感上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按发酵程度来区分,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发酵茶。

轻度发酵茶的发酵程度在10%~25%,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清香型的铁观音,其叶子比重度发酵茶更见绿意,茶水也更为明亮;中度发酵茶的发酵程度在25%~50%,最常见的就是闽北地区的武夷岩茶,呈现“绿叶镶红边”的姿态,拥有特殊岩韵;重度发酵茶的发酵程度在50%~70%,其代表性茶叶就是产自台湾的“东方美人”,汤色浓烈,滋味甘醇。


据茶叶形态分类

乌龙茶由于不同的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加工工艺和发酵程度等原因的差异,而拥有了不同的茶叶形态,主要有颗粒型、束性和紧压型等。

其中武夷岩茶呈现条索型,台湾的冻顶乌龙一般是颗粒型;条索型乌龙茶比较少见,有名的八角亭龙须茶因为酷似龙须而得名,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条索型乌龙茶;而紧压型的乌龙茶更是少见,唯有一个品种,那就是漳平水仙。


除了上述的分类外,如果我们按照品种来区分乌龙茶的话,那就有成千上百种了,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不过相信从这三个维度来区分乌龙茶,已经让大家有大开眼界之感吧。

(4)白茶

分为:白芽茶、白叶茶。




白芽茶,主要是指银针等。


白毫银针


白叶茶,主要是指白牡丹、贡眉等。


贡眉


白牡丹


(5)黄茶

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黄芽茶


蒙顶黄芽


黄芽茶:包括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


君山银针


黄小茶:包括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等。


温州黄汤


黄大茶:包括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广东大叶青


(7)黑茶

分为: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等)。

四川边茶(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等)。

滇桂黑茶(六堡茶等)。

陕西黑茶(泾渭茯茶等)

泾渭茯茶


黑砖茶


康砖金尖


梧州六堡茶

最后一个:云南普洱茶。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普洱熟茶





咨询热线

0512-63330218 18913523320